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后还会被开除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04 浏览量:995

劳动仲裁后仍可能被开除

中国法律框架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准司法程序。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作出的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应遵守。

劳动仲裁后还会被开除吗

仲裁裁决并不绝对禁止用人单位在仲裁后开除劳动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仍有权依据法律终止劳动合同。

可以被开除的情况

仲裁后,用人单位可以开除劳动者的合法情形包括: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例如旷工、迟到早退、不服从管理等。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用人单位安排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劳动者仍不能达到岗位要求。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 劳动者违反保密义务:泄露用人单位商业机密或专有技术。 劳动者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用人单位财产损失:例如设备损坏、货物遗失等。

开除程序

如果用人单位决定在仲裁后开除劳动者,必须遵循以下程序:

1. 书面通知劳动者:告知劳动者被开除的原因和依据。 2. 解除劳动合同: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应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 3. 存档相关材料:保留证据证明开除劳动者的正当性。

劳动者的权利

如果劳动者认为自己被不当开除,可以采取以下行动:

申请劳动仲裁:再次提起劳动仲裁,要求撤销开除决定或赔偿损失。 提起诉讼: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开除决定无效或赔偿损失。

注意事项

仲裁裁决后,用人单位开除劳动者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程序,避免因违法开除而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劳动者也应了解自己的权利,在被不当开除时及时维护自身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