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程序操作指南
什么是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非诉讼程序,由劳动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它适用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jpg)
劳动仲裁程序操作指南
一、提交仲裁申请
1. 申请期限:劳动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 2. 申请方式:书面提交或网上提交。 3. 申请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争议事实、仲裁请求和证据材料。
二、立案受理
1. 劳动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一般在七日内对其进行审查。 2. 符合受理条件的,立案受理;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或先行补正。
三、开庭准备
1. 证据要求:当事人应提交书面证据、证人证言、鉴定报告等证据,以证明各自的仲裁请求和答辩。 2. 代理人: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或工会等代理人参加仲裁。
四、开庭审理
1. 开庭时间:劳动仲裁委员会在立案后,会在十五日内指定开庭时间和地点。 2. 庭审程序:包括交换证据、质证、辩论和总结。 3. 庭审原则:公开、公正、公平。
五、调解与裁决
1. 调解:在开庭前或庭审过程中,劳动仲裁委员会可以主持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2. 裁决:如果调解不成功,劳动仲裁委员会将做出裁决,裁决书应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
裁决结果
1. 一裁终局:劳动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除非当事人对裁决不服,提起劳动仲裁复议或诉讼。 2. 强制执行:如果当事人不自觉履行裁决,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特别提示
劳动者需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仲裁申请,否则将丧失仲裁权。 劳动者在仲裁前应准备充分的证据和材料,以支持自己的仲裁请求。 劳动者可以委托律师代理参加仲裁,以提高仲裁胜诉率。 劳动仲裁裁决后,当事人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对裁决提起劳动仲裁复议或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