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者离职怎么申请仲裁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04 浏览量:836

劳动者离职后如何申请仲裁

一、仲裁前提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离职后可以在下列情形下申请仲裁:

劳动者离职怎么申请仲裁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关系,但协商不成;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未续约,且未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者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其他侵害。

二、仲裁申请流程

1. 准备材料

申请仲裁需准备以下材料:

劳动者身份证明:身份证、户口本等; 劳动关系证明:劳动合同、工资单、社保缴纳记录等; 仲裁申请书:注明申请人、被申请人、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等; 相关证据:证人证言、聊天记录、视频等。

2. 提交申请

申请人应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申请可通过以下方式提交:

现场提交:前往仲裁委员会递交材料; 邮寄提交:将材料通过挂号信寄送至仲裁委员会; 网上提交:部分地区提供在线仲裁服务,申请人可通过指定平台提交材料。

3. 受理与审查

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将受理仲裁申请;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将驳回申请。

4. 组成仲裁庭

仲裁委员会将组成由一名仲裁员或三名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对案件进行审理。

5. 开庭审理

仲裁庭会安排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应按时出席。庭审过程中,双方可以陈述事实、提供证据、进行辩论。

6. 调解与仲裁裁决

仲裁庭会首先尝试调解双方争议。如果调解成功,将制作调解书;如果调解不成,将进行仲裁裁决。仲裁裁决一般在开庭后30日内作出。

三、仲裁时限

劳动者离职后申请仲裁的时限因不同情况而异: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一年内; 经济补偿金争议:自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30日内; 其他争议: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

四、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六)》

五、注意事项

申请仲裁前,应尽量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争议。 准备材料时,应提供充分、真实的证据。 出席庭审时,应注意礼仪与诚信。 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应自觉履行。如一方拒不履行,另一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