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停休可以劳动仲裁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03 浏览量:570

停休可否劳动仲裁

引言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停休产生的纠纷能否通过劳动仲裁程序解决,是劳动法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中国法律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可否劳动仲裁的依据和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休息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第51条第(四)项明确,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停休,即用人单位剥夺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休息休假权,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停休可以劳动仲裁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规定:“因劳动合同纠纷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仲裁的,当事人应当自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由此可见,停休争议属于劳动合同纠纷的范畴,符合劳动仲裁受理范围。

可否劳动仲裁的条件 劳动者因停休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满足以下条件:

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是劳动争议仲裁的前提条件。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则不属于劳动仲裁受理范围。 侵犯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安排劳动者休息休假。任意取消或延迟休息休假,即构成停休行为,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争议发生在法定期限内。仲裁申请应当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超过期限,当事人丧失仲裁请求权。 仲裁协议无排除性约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得在仲裁协议中约定排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

仲裁流程 劳动者发现停休行为后,可以向具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仲裁流程主要包括:

申请和受理。仲裁申请应以书面形式提交,并附相关证据材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应在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 调查和调解。仲裁员将对案件进行调查,查明事实真相。在此期间,可以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 开庭审理。若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开庭审理。当事人可以提交证据、质证辩论。 裁决。仲裁庭一般在开庭后的30日内作出裁决。裁决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司法实践 在司法实践中,劳动者因停休提起劳动仲裁的案例并不少见。仲裁机关一般会根据上述条件,对是否受理仲裁申请作出判断。例如:

《丁某诉黑龙江省某煤业集团公司劳动仲裁案》中,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取消休假而申请仲裁,仲裁机关受理并支持了劳动者的请求。 《张某诉某医院劳动仲裁案》中,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延迟安排休假而申请仲裁,仲裁机关不受理,原因是劳动者已超过法定期限申请仲裁。

结语 根据中国法律,劳动者因停休产生的纠纷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受理案件后,将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调查和审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应及时行使维权权利,避免超过法定期限而丧失仲裁请求权。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