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怎么样做劳动仲裁鉴定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03 浏览量:163

劳动仲裁鉴定:程序和要点

导言

劳动仲裁鉴定是在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对争议事实进行专门审查和判断的司法程序。本文将概述在中国进行劳动仲裁鉴定的程序和要点。

怎么样做劳动仲裁鉴定

程序

1. 申请

当事人可以在劳动仲裁程序的任何阶段申请鉴定,但最迟不得迟于提交仲裁请求书后15日内。申请应包括以下内容:

申请鉴定理由 需要鉴定的具体事实 鉴定机构的建议名单

2. 审查

仲裁庭将审查申请,并决定是否需要鉴定。如果决定需要鉴定,仲裁庭将指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

3. 鉴定

鉴定机构将根据仲裁庭的指令进行鉴定。当事人可以参与鉴定过程,并提出意见。

4. 出具鉴定报告

鉴定机构将出具鉴定报告,载明鉴定的事实和依据。

要点

1. 鉴定机构

中国劳动争议仲裁普遍使用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可的仲裁鉴定机构。当事人也可以协商指定其他鉴定机构。

2. 鉴定人

鉴定人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仲裁庭或鉴定机构将根据具体争议的性质指定鉴定人。

3. 鉴定范围

鉴定范围应明确具体需要鉴定的事实。鉴定范围不得超出仲裁庭的管辖范围。

4. 鉴定费用

鉴定费用一般由申请方承担。如果仲裁庭认为鉴定有必要,则费用可以由双方分摊。

5. 证据效力

鉴定报告是劳动仲裁程序的重要证据。仲裁庭将在审理中充分考虑鉴定报告,但最终仍需自行判断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实务中的常见问题

1. 当事人能否拒绝鉴定?

当事人可以拒绝鉴定,但必须有正当理由。如果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绝鉴定,仲裁庭可以根据现有证据作出裁决。

2. 鉴定报告是否具有最终约束力?

鉴定报告不具有最终约束力。仲裁庭仍有权对鉴定报告进行审查和评价。

结论

劳动仲裁鉴定是中国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一项重要的程序。通过遵循适当的程序和遵守相关要点,当事人可以有效利用鉴定程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鉴定报告作为专业意见,有助于仲裁庭客观、公正地解决争议事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