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者仲裁后会有记录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03 浏览量:719

劳动者仲裁后的记录

概述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我国,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仲裁后会有记录吗?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劳动者仲裁后会有记录吗

劳动仲裁的性质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仲裁是一种准司法程序,由劳动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进行裁决。劳动仲裁委员会不是法院,但其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仲裁的目的是通过快速、低成本的程序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仲裁记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34条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后应当制作仲裁记录,仲裁记录应当包含下列事项:

(一)仲裁委员会的名称;

(二)案号;

(三)申请人的姓名、性别、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以及委托代理人的姓名和住所;

(四)被申请人的姓名、性别、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以及委托代理人的姓名和住所;

(五)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六)仲裁庭组成人员的姓名和职务;

(七)仲裁程序;

(八)裁决结果。 ”

因此,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后,必须制作仲裁记录,并载明上述事项。仲裁记录是劳动仲裁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仲裁的全部过程和裁决结果。

劳动仲裁记录的公示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3条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将仲裁裁决书自收到之日起七日内送达双方当事人。”这意味着,仲裁裁决书是向当事人公开的。因此,劳动仲裁记录实际上也属于公开信息。

劳动仲裁记录的影响

劳动仲裁记录可能会对当事人产生以下影响:

作为证据:劳动仲裁记录可以作为劳动争议中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证据,在诉讼等其他场合使用。 影响就业:某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可能会查询应聘者的劳动仲裁记录,以了解其与原用人单位的纠纷情况。 影响信誉:劳动仲裁记录公开后,可能会影响当事人的社会信誉。

劳动者仲裁记录的保密

为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37条规定:“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除案情需要或者双方当事人同意公开审理外,应当不公开进行。”这意味着,劳动仲裁一般是不公开的。因此,劳动仲裁记录也属于保密信息。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劳动仲裁记录可能会向第三方公开,例如:

经当事人同意:当事人可以同意向第三方公开劳动仲裁记录。 案情需要:如果案情需要,劳动仲裁委员会可以决定向第三方公开劳动仲裁记录。 法律规定:根据特定法律规定,劳动仲裁记录可能会向第三方公开。

结论

劳动者仲裁后会有记录,但该记录属于保密信息,一般不公开。劳动仲裁记录可能对当事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劳动者在申请仲裁前应慎重考虑。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