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劳动仲裁怎么取证的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02 浏览量:819

工伤劳动仲裁取证

在工伤劳动仲裁中,获取证据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仲裁结果的公正性。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司法解释,工伤认定和赔偿涉及多种证据,取证方应根据具体情况积极收集。

证据种类

工伤劳动仲裁怎么取证的

1. 医疗诊断证明或病历:证明工伤事实、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和伤残等级。 2. 事故调查报告:记录事故发生经过、时间、地点和原因,可由企业安全部门或第三方调查机构出具。 3. 劳动合同或协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以及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4. 工资单或其他收入证明:计算工伤待遇。 5. 企业职工名册或考勤记录:证明工伤发生时劳动者在岗。 6. 监控录像或其他影像资料:记录事故发生过程或劳动者的工作状态。 7. 证人证言:询问在场同事、目击者或知情人员。 8. 工伤认定书或鉴定意见书:由工伤认定部门或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 9. 其他相关文件:例如劳动保护规章制度、培训记录、劳动者提交的材料等。

取证方式

1. 向用人单位索要: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相关证据。 2. 自主调查取证:主动收集监控录像、证人证言等证据。 3. 委派律师或代理人取证:聘请专业人士代表取证,提高取证效率和质量。 4. 申请劳动仲裁机构调查取证:仲裁庭可依职权调查取证,收集更多客观证据。

取证注意要点

1. 及时取证:工伤发生后尽快开始收集证据。 2. 留存原始证据:保留证据的原件或复印件,避免丢失。 3. 证据关联性:确保证据与工伤事实相关,能证明或反驳相关争议。 4. 证据证明力:选择具有较高证明力的证据,例如医疗诊断证明、监控录像等。 5. 证据客观性:尽量收集客观证据,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常见争议及举证责任

1. 工伤认定争议:劳动者负举证责任,需证明工伤事实与工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 劳动能力鉴定争议:劳动者负举证责任,需提供医疗诊断证明等证据支持其鉴定结论。 3. 工伤待遇计算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需提供工资单等证据证明劳动者的工资标准。

工伤劳动仲裁取证是一项复杂的法律程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取证方式。及时收集充分、合法的证据,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工伤认定和赔偿的公正性。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