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后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引言
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准司法程序,适用于雇员和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纠纷。在我国,劳动者在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劳动争议后,仍可申请劳动仲裁。本文将探讨打官司后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以及相关法律规定。
.jpg)
申请条件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五条,劳动者在法定的仲裁时效期间内,可申请劳动仲裁。法定仲裁时效一般为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已经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劳动争议的,可以满足以下条件后申请劳动仲裁:
1. 法律明确规定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因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发生的争议”。 2. 法院判决没有解决劳动者的全部诉讼请求:如法院判决只支持了劳动者部分工资请求,而劳动者还有其他劳动权益未得到保障。 3. 发现新证据:在诉讼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未发现或提供的新证据,足以影响劳动仲裁结果。 4. 法院判决明显违法:劳动者认为法院判决存在重大错误,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申请程序
1. 申请书:劳动者应填写《劳动仲裁申请书》,并在申请书中阐述仲裁请求、事实依据和证据材料。 2. 提交材料:除了《劳动仲裁申请书》外,劳动者还应提交以下材料: - 劳动合同或者事实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 诉讼判决书、应诉答辩书、证据清单等诉讼材料; - 其他与仲裁请求相关的证据材料。 3. 受理:劳动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在五日内受理,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4. 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将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仲裁,听取陈述、调查取证,并作出仲裁裁决。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五条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注意事项
申请劳动仲裁时应注意法定期限,避免错过仲裁时效。 仲裁不同于诉讼,仲裁裁决一般具有终局性,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时,可考虑委托劳动仲裁律师代理,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论
劳动者在打官司后,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可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一种较为便捷、高效的解决劳动争议的手段,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应熟悉相关法律规定,收集充足证据,并及时提交申请,以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