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没签定劳动合同可以仲裁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01 浏览量:330

未签订劳动合同可否仲裁

引言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然而,在实践中,有些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法规定,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遇到此种情况,劳动者是否可以提起仲裁,维护自身权益?本文将结合中国相关法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没签定劳动合同可以仲裁吗

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七条规定:“因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劳动者得知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因工伤申请仲裁的期限为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申请仲裁的期限为自用人单位通知劳动者或者劳动者告知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三十日内。”

二、仲裁的条件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仲裁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存在劳动关系:未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劳动关系的建立需要具备三个要件: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管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 2. 有仲裁请求:劳动者对未签订劳动合同一事心知肚明,并且有维护自身权益的请求。 3. 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仲裁请求,应当在得知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出。

三、仲裁程序

如果符合仲裁条件,劳动者可以按照以下程序提起仲裁:

1. 收集证据:劳动者需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工作服等。 2.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劳动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 3. 仲裁庭审:仲裁员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庭审,听取双方陈述、质证,并依法作出裁决。

四、维权建议

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1. 主动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应及时、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并保留相关证据。 2. 索要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二倍的工资。劳动者应及时向用人单位索要劳动报酬,并保留索要记录。 3. 及时维权: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后,应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仲裁,以避免时效延误。

结语

根据中国法律,未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劳动者有权提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支付二倍工资。劳动者在维权过程中,应注意收集证据,及时提出仲裁申请,并主动争取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