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被劳动仲裁后怎么办理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01 浏览量:597

被劳动仲裁后怎么办理

引言

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纠纷的有效途径。如果员工与雇主之间出现难以协商解决的劳资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旦劳动仲裁裁决做出,当事人应当按照裁决内容履行义务。本文将详细阐述被劳动仲裁后办理流程,并结合中国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说明。

被劳动仲裁后怎么办理

收到劳动仲裁裁决

劳动仲裁机构做出裁决后,会向双方当事人送达裁决书。当事人收到裁决书后,应仔细阅读裁决书的内容,确认裁决结果。

裁决生效及异议

劳动仲裁裁决一般自送达之日起生效。如果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提起诉讼的,裁决将发生法律效力。

履行裁决内容

裁决生效后,当事人应当按照裁决内容履行义务。如果由雇主支付赔偿金或其他款项,雇主应当在裁决生效后15日内履行。如果由员工返还物品或恢复原状,员工应当在裁决生效后立即履行。

执行裁决

如果当事人拒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受理申请后,将依法采取扣押、冻结财产等措施,以强制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申请司法救助

对于经济困难、无力支付仲裁费等费用的人员,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司法救助。劳动仲裁机构应当在审查后,为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供司法救助,免除仲裁费用。

具体办理流程

1. 送达裁决书

劳动仲裁裁决书由仲裁机构通过邮寄、送达等方式送达当事人。

2. 审查裁决书

当事人收到裁决书后,应仔细审查裁决书的内容,确认裁决结果。

3. 提出异议(可选)

如果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4. 履行裁决内容

裁决生效后,当事人应当按照裁决内容履行义务。

5. 申请执行(可选)

如果当事人拒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结语

被劳动仲裁后,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等途径,可以有效解决劳动纠纷,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