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辞职了还能劳动仲裁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01 浏览量:842

辞职后是否仍可提起劳动仲裁

在中国法律体系下,即使员工已辞职,在一定情况下仍然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规定

辞职了还能劳动仲裁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简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是指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包括:

工资报酬 工作时间 休息休假 社会保险 劳动安全卫生 劳动合同的履行

辞职后仍然可以仲裁的情形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员工在辞职后仍然可以提起劳动仲裁的情形包括:

劳动合同期内辞职,但存在未履行的约定或未支付的报酬:例如,员工在劳动合同期满前辞职,但公司尚未支付当月的工资。 辞职后发现公司存在违法行为:例如,员工辞职后发现公司拖欠社保或未按规定提供劳动安全保护。 辞职系因公司违法行为造成:例如,员工因公司违反劳动合同或法律规定而被迫辞职。 辞职后发现公司有欺诈或胁迫行为:例如,员工辞职后发现公司在招聘时有欺诈行为或在离职时受到胁迫。

仲裁时效

员工辞职后提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时效的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仲裁程序

辞职后提起劳动仲裁的程序与在职员工相同,包括:

1. 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 2. 参加仲裁庭审。 3. 仲裁庭作出仲裁裁决。

注意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辞职后提起劳动仲裁可能有以下限制:

仲裁请求受限:辞职后只能仲裁与辞职前有关的劳动争议。 证据收集难度:辞职后可能难以收集到相关证据,影响仲裁结果。 影响与原公司的关系:提起劳动仲裁可能会损害员工与原公司的关系。

结论

在中国法律体系下,员工即使已辞职,在一定情形下仍然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这保障了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劳动争议得到公正处理。不过,辞职后仲裁存在一定限制,员工在辞职前应慎重考虑并尽可能保留相关证据。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