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工资怎么追回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31 浏览量:732

劳动仲裁中的工资追回

作为劳动者,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而工资支付是劳动关系中最为基本的权利之一。当用人单位拖欠或拒绝支付工资时,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追回欠薪。

仲裁程序

劳动仲裁工资怎么追回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途径。具体程序如下:

1. 提交申请:劳动者应在离职之日起一年内,向设在工作场所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

2. 受理审查:仲裁委员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将予以受理。

3. 开庭审理:仲裁委员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开庭审理,调查取证,查明事实。

4. 调解和裁决:仲裁委员会先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作出裁决。

工资追回方式

劳动仲裁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追回欠薪:

1. 裁决执行:如果用人单位败诉,仲裁裁决书具有法律效力,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 协商和解:在仲裁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和解,达成工资支付协议。

3. 行政监督: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请求其出面协调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法律依据

劳动仲裁追回欠薪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

1.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工资。

2.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明确了工资支付的具体期限和其他相关规定。

3.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法》:规定了劳动仲裁的受理、审理和裁决程序。

追回欠薪的建议

为了有效追回欠薪,劳动者应注意以下建议:

1. 保留证据:收集工资条、银行流水等能证明工资拖欠的证据。

2. 及时提起仲裁:不要错过仲裁申请时效,以免丧失追薪权利。

3. 充分准备:梳理事实、收集证据,做好仲裁庭陈述准备。

4. 积极调解:在仲裁过程中,积极参与调解,尽量达成和解协议。

5. 依法执行:仲裁裁决生效后,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注意事项

劳动仲裁追回欠薪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1. 仲裁费用:申请人需要预交一定数额的仲裁费,败诉方承担全部仲裁费用。

2. 举证责任:劳动者承担证明工资拖欠事实的举证责任。

3. 仲裁时效:仲裁申请应在离职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超过时效则丧失仲裁权。

4. 恶意拖欠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