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诉求金额能更改吗?
引言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劳动者在仲裁过程中,可能会根据事实和证据,重新评估其诉讼请求的金额。本文将探讨根据中国法律,劳动仲裁诉求金额是否可以更改的问题。
.jpg)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五条规定:“劳动仲裁裁决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九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已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请求增加、变更仲裁请求或者提出反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解释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劳动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劳动者在仲裁裁决作出后,不得再向仲裁委员会请求增加、变更或提出反请求。
例外情况
在实践中,存在一种例外情况,即在下列情形下,劳动者可以要求更改诉求金额:
仲裁庭决定错误:如果仲裁庭在计算赔偿金额时出现明显的错误,劳动者可以在仲裁裁决作出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请求人民法院审查和变更仲裁裁决。 出现新的证据:如果在仲裁裁决作出后,劳动者发现新的证据,足以证明其诉讼请求的金额存在错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请求人民法院重新审理。
程序
如果劳动者符合上述例外情况,可以按照以下程序更改诉求金额:
1.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在仲裁裁决作出后十五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提交诉状:在诉状中,劳动者应当提出明确的变更诉求金额的请求,并说明理由。 3. 提交证据:劳动者应当提交相关的证据,支持其变更诉求金额的请求。 4. 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法院将对劳动者的诉讼请求进行审理。如果人民法院认为劳动者的请求成立,将变更仲裁裁决的诉求金额。
注意事项
劳动者更改诉求金额的请求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否则人民法院不会支持。 更改诉求金额的请求应当及时提出,否则人民法院可能不会受理。 更改诉求金额的程序相对复杂,劳动者最好委托律师代理。
结论
根据中国法律,劳动仲裁裁决作出后,劳动者一般不得再更改诉求金额。在仲裁庭决定错误或出现新的证据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更改诉求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