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推迟发放可以劳动仲裁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31 浏览量:580

推迟发放工资可否劳动仲裁

引言 及时支付工资是劳动者基本权利的保障,也是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重要措施。当用人单位无故推迟发放工资时,劳动者有权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51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第85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推迟发放可以劳动仲裁吗

仲裁程序 当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推迟发放工资的情况时,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前,劳动者应收集证据,包括工资发放记录、工资单、银行流水单等。

仲裁申请应包括以下内容: 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 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 仲裁请求: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赔偿金等 事实和理由:说明用人单位推迟发放工资的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 证据清单

仲裁结果 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则会进入仲裁裁决程序。仲裁裁决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如果仲裁裁决支持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应按照仲裁裁决支付拖欠工资和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执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特殊情况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用人单位可能会因不可抗力或非人为因素推迟发放工资。例如:

自然灾害或战争等不可抗力事件 用人单位经营困难,暂时无力支付工资

在这些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延长工资发放时间。但用人单位必须出具相关证明,并向劳动者说明推迟发放工资的原因和期限。

其他救济途径 除了劳动仲裁外,劳动者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向工会投诉 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 向媒体或社会组织反映情况

注意事项 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前,应注意以下事项:

仲裁时效: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 证据收集:收集充分的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推迟发放工资的事实 法律咨询:必要时可以咨询律师,了解法律规定和仲裁程序

结语 用人单位推迟发放工资的行为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有权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权利。劳动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等机构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