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是全案审理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30 浏览量:767

劳动仲裁全案审理

引言

劳动仲裁作为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机制,其审理范围和程序备受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劳动仲裁是否为全案审理,结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

劳动仲裁是全案审理吗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九条规定:"仲裁庭应当就申请人提出的全部仲裁请求进行裁决。双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仲裁庭应当按照申请人提出的仲裁请求对争议事实进行全面审查,对仲裁请求的事项均作出裁决,不得仅部分裁决。"

全案审理的含义

根据上述规定,劳动仲裁采取全案审理原则。全案审理是指仲裁庭对劳动纠纷的全部争议事项进行审查和裁判,包括:

纠纷的性质和范围 相关事实和证据 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争议的处理结果

仲裁庭不能分割裁决,必须对所有争议事项作出明确判决。

全案审理的例外

尽管劳动仲裁采取全案审理原则,但法律也规定了例外情况:

双方当事人另有约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仲裁庭只对部分争议事项进行裁决。 涉及重大法律问题或复杂事实:如果争议涉及重大法律问题或复杂事实,仲裁庭可以裁决先对其中一部分争议事项进行审理。

全案审理的意义

全案审理原则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全案审理确保当事人在仲裁程序中享有充分的诉讼权利,防止一方当事人逃避责任或侵害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提高仲裁效率:全案审理避免了案件多次仲裁或诉讼,节约时间和司法资源。 维护劳动争议的社会稳定:全案审理有助于解决劳动争议的根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对实践的影响

全案审理原则在劳动仲裁实践中具有以下影响:

当事人应充分准备仲裁请求:仲裁申请人应详尽陈述仲裁请求,避免遗漏重要事项。 仲裁庭应全面审查证据材料:仲裁庭应充分收集和审查相关证据,以此支持其裁决。 当事人不得仅要求部分裁决:当事人不能任意要求仲裁庭仅对部分争议事项进行裁决,除非符合例外情况。

结论

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劳动仲裁采取全案审理原则。仲裁庭应审查和裁判劳动争议的全部争议事项,以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提高仲裁效率,维护社会稳定。在实践中,当事人应充分准备仲裁请求,仲裁庭应全面审查证据材料,以确保全案审理原则得到切实贯彻。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