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可以让职工返岗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30 浏览量:529

劳动仲裁与职工返岗

导言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其是否能直接促成职工返岗则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法规,探讨劳动仲裁在职工返岗中的作用及相关规定。

劳动仲裁可以让职工返岗吗

劳动合同的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上述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撤销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并恢复劳动关系。

返岗的条件

劳动仲裁中,职工如果申请恢复劳动关系,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劳动合同未合法解除或终止; 职工未有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或失职等过错行为; 职工有能力继续从事原工作或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劳动仲裁裁决

劳动仲裁庭经过审理,如果认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能会做出以下裁决:

撤销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责令用人单位支付相关赔偿金,包括工资、经济补偿金等; 要求用人单位恢复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的义务

如果劳动仲裁裁决要求用人单位恢复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有义务重新安排职工的工作,并支付其此前被解除合同期间的工资及其他待遇。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执行仲裁裁决,否则职工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返岗后的保障

职工返岗后,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得因其曾申请劳动仲裁而歧视或报复。职工享有以下保障:

恢复原岗位或从事与原岗位相匹配的工作; 获得与其他同工同职人员同等的待遇; 不受任何形式的报复或歧视。

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劳动仲裁并不能保证职工一定能返岗。如果职工存在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或其他过错,劳动仲裁庭可能会驳回其申请恢复劳动关系的请求。如果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等客观原因无法安排职工返岗,劳动仲裁庭也可能仅判决用人单位支付相关赔偿金。

结论

劳动仲裁可以为被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提供救济途径,但能否直接促成职工返岗取决于具体情况。职工必须符合相关条件,并且劳动仲裁庭认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职工才有权要求恢复劳动关系。返岗后,职工享有平等的待遇和保障,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其歧视或报复。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