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还能劳动仲裁吗?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劳动关系中涉及老年劳动者的纠纷日益增多。70岁作为法定的退休年龄,也成为了许多人关心的问题,70岁以上的老年劳动者是否还能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jpg)
劳动仲裁法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动仲裁法》)第2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并没有对申请劳动仲裁的年龄设定限制。因此,原则上,70岁以上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同样有权申请劳动仲裁。
民法典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条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依法从事民事活动。民事行为能力包括有权对自己民事行为负责的能力和有权诉讼的能力。70岁以上的劳动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依法提起诉讼,包括申请劳动仲裁。
司法实践
近年来,各地劳动仲裁机构受理的涉及70岁以上老年劳动者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最高人民法院也发布了多起相关判例,明确表示70岁以上老年劳动者有权申请劳动仲裁。
例如,在(2018)最高法民终723号判决中,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指出:“《劳动仲裁法》和《民法典》未对申请劳动仲裁的年龄作出限制,70岁以上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同样有权申请劳动仲裁。”
70岁以上老年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注意的事项
虽然70岁以上的老年劳动者享有申请劳动仲裁的权利,但在申请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仲裁时效:根据《劳动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超过时效的,劳动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证据收集:在申请劳动仲裁前,老年劳动者应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据、社保缴纳证明等,以支持自己的诉求。 仲裁程序:劳动仲裁程序包括申请、立案、开庭审理、调解、裁决等环节,老年劳动者应熟悉仲裁程序,配合仲裁机构的工作。 法律援助:如果老年劳动者因年龄或其他原因难以自行申请劳动仲裁,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
结语
70岁以上的劳动者享有申请劳动仲裁的权利,相关法律法规均对此予以保障。老年劳动者在遇到劳动争议时,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注意的是,申请劳动仲裁时应注意时效、证据收集和仲裁程序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