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皱褶评定工伤伤残的法律依据
在中国的工伤保险制度中,肋骨皱褶是否可评定工伤伤残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
.jpg)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因工负伤,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按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评定伤残等级。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中,肋骨皱褶属于胸部损伤的评定项目。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单侧肋骨皱褶:丧失劳动能力5%~10%; 双侧肋骨皱褶:丧失劳动能力10%~20%;
评定条件
肋骨皱褶评定工伤伤残需满足以下条件:
皱褶面积符合《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的规定; 皱褶是由工伤事故直接引起的; 皱褶已稳定,不再发展或恶化。
评定流程
工伤职工若认为肋骨皱褶已影响其劳动能力,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具体流程如下:
1. 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 2. 用人单位受理申请后,组织职工前往指定医疗机构检查; 3. 医疗机构出具检查报告; 4. 用人单位将检查报告提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5.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职工进行评定,出具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效力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对用人单位和职工具有约束力。如果职工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可在收到结论后60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核。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肋骨皱褶的评定必须由具有资质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职工不可自行评定或到非指定医疗机构检查。
总结
肋骨皱褶是否可评定工伤伤残需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的规定。符合条件的职工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经鉴定委员会评定后,可获得相应的伤残等级认定。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