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合同没留存可以仲裁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28 浏览量:911

劳动合同未留存是否可以仲裁

导言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凭证。劳动合同的有效性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劳动合同可能未被留存。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是否可以提起仲裁以保护自己的权利呢?

劳动合同未留存的后果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劳动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无效。

劳动合同没留存可以仲裁吗

因此,劳动合同未留存意味着其不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仍存在,但受法律保护的程度较低。例如,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支付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将难以举证维权。

劳动合同未留存情况下仲裁的可能性 尽管劳动合同未留存,但劳动者仍然可以通过仲裁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 民事证据规则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劳动者可以利用多种证据方式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包括证人证言、工资条、工作日志、社保缴费记录等。

2. 推定规则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劳动者向人民法院或者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请求,主张用人单位与自己存在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没有相反证据的,劳动关系的存在可以推定成立。

该推定规则为劳动者提供了有利的举证环境。劳动者仅需提出初步证据证明自己为用人单位工作,而无需提供完整的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无法提供相反证据推翻劳动关系の存在,劳动关系即推定成立。

3.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调查权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处理劳动争议时,享有调查权。《劳动争议仲裁条例》规定,仲裁员在仲裁过程中,可以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收集与争议有关的证据材料。

劳动者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针对劳动关系的存在问题进行调查,收集证据材料以证明己方主张。

举证责任 在劳动合同未留存的情况下,举证责任主要由劳动者承担。劳动者需要通过多种证据方式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如果劳动者能够举证证明劳动关系成立,那么用人单位则需要承担反证责任,提供证据推翻劳动者的主张。

结论 尽管劳动合同未留存会给劳动者维权带来一定困难,但劳动者仍然可以通过仲裁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利用民事证据规则、推定规则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调查权,提供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一旦劳动关系成立,劳动者即可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