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周岁后仍可提起劳动仲裁
引言
根据中国现行法律,年满 65 周岁的劳动者通常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失去了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权利。劳动仲裁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维权途径,仍然适用于 65 周岁以上劳动者。
.jpg)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 33 条明确规定:“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该法未对仲裁申请人不具有年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 22 条也指出:“老年人依法享有劳动就业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制、剥削或者歧视老年劳动者”。由此可见,65 周岁以上劳动者有权提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仲裁流程
65 周岁以上劳动者提起劳动仲裁的流程与其他劳动者基本相同,包括:
1. 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2. 等待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并安排仲裁庭进行调解或仲裁; 3. 参与仲裁庭组织的调解或仲裁程序,提交证据和陈述意见; 4. 接受仲裁庭作出的裁决,裁决结果具有法律约束力。
需要注意的事项
虽然 65 周岁以上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但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仲裁时效:劳动仲裁必须在劳动者得知或应当得知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超过时效,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证据收集:劳动者应注意收集维权所需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日志等。证据充分有利于仲裁庭正确裁决。 法律援助:对于经济困难或法学知识有限的 65 周岁以上劳动者,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或律师寻求帮助。
结语
65 周岁以上劳动者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仍然享有提起劳动仲裁的权利。通过劳动仲裁,他们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保障自己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人身权利。因此,65 周岁以上劳动者不必担心退休后丧失劳动权益的保障,必要时可以依法提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