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怎么走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28 浏览量:587

劳动仲裁流程指南

一、提起仲裁

仲裁时效:劳动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 仲裁申请书: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证据清单等。 受案条件:符合仲裁受理范围,提交材料齐全,符合仲裁时效。

劳动仲裁怎么走

二、仲裁程序

1. 立案: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书后,经审查符合受案条件的,予以立案。 2. 开庭:仲裁庭由仲裁员组成,一般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开庭。 3. 举证质证:双方当事人提供证据并进行质证,证明自己的主张。 4. 辩论:双方当事人就事实争议和法律适用进行辩论。 5. 调解:仲裁庭可以主持调解,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6. 裁决:调解不成的,仲裁庭根据证据和法律作出裁决书。裁决书一般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60日内作出。

三、裁决的效力

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对用人单位具有法定效力。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仲裁的费用

仲裁费用由败诉方承担。 仲裁费用标准由各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五、其他注意事项

证据收集:劳动者应及时收集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 专业法律援助:如果劳动者对仲裁流程或法律问题有疑问,可以寻求专业法律援助。 法律时效:仲裁时效只有一年,逾期将丧失仲裁权。 仲裁机构:劳动仲裁由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仲裁费用:根据所在地的规定,仲裁费用一般在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

特殊情况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或注销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投诉。 用人单位负责人下落不明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公告送达仲裁通知书。 劳动者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由其法定继承人或监护人代为提起仲裁。

结语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在遇到劳动争议时,及时维权,并按照仲裁流程进行操作,以切实维护自己的利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