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律师的合法性
在中国,劳动仲裁律师是受法律保护并受到法律认可的合法职业。其合法性主要基于以下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jpg)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中国劳动争议处理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该法律第27条规定,当事人因劳动争议申请仲裁,可以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律师法》规定,律师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劳动争议案件属于律师可以代理的法律事务之一。
劳动仲裁程序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仲裁由劳动仲裁委员会负责。劳动仲裁委员会是由地方政府设立的独立仲裁机构,负责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在劳动仲裁程序中,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或其他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律师可以代表当事人提交仲裁申请书、准备证据材料、参加仲裁庭审、发表陈述辩论等。
律师的职责和义务
劳动仲裁律师在代理劳动争议案件时,负有以下职责和义务: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 诚信勤勉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保守当事人的秘密; 尊重仲裁委员会的决定。
非法的劳动仲裁代理
虽然劳动仲裁律师是合法职业,但从事非法的劳动仲裁代理活动仍然存在。常见的非法劳动仲裁代理行为包括:
未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从事劳动仲裁代理; 虚假宣传、夸大代理能力; 收取过高代理费用; 利用劳动争议牟取非法利益。
对于从事非法的劳动仲裁代理活动,有关部门可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包括吊销律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刑事追究等。
如何选择劳动仲裁律师
在选择劳动仲裁律师时,当事人应注意以下事项:
确认律师是否持有有效的律师执业证书; 了解律师的专业背景和代理经验; 确定律师的代理费用是否合理; 与律师充分沟通,确保其能够理解和维护当事人的利益。
结语
在中国的法律框架下,劳动仲裁律师是合法且受认可的职业。他们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然而,当事人应注意选择具备资质和信誉良好的劳动仲裁律师,避免选择从事非法代理活动的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