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劳动仲裁报警警察不一定都会出警
劳动仲裁是一种依法解决劳动纠纷的司法途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当事人如果需要报警,情况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一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情形
.jpg)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七十九条,一方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报警,警察一般不会出警,因为这是民事纠纷,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
二、一方当事人有暴力或其他违法行为的情形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如果一方当事人出现暴力、威胁、辱骂等违法行为,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报告,并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如果违法行为严重,仲裁委员会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此时,警察会出警处理违法行为。
三、劳动仲裁涉及刑事犯罪的情形
如果劳动仲裁涉及刑事犯罪,例如职务侵占、挪用公款等,仲裁委员会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依法立案侦查,并对涉案人员采取强制措施。
四、其他紧急情况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如果出现突发性事件,例如当事人突然身体不适、发生火灾等,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报告,并可以拨打110报警电话寻求帮助。
总结
在中国,劳动仲裁报警警察是否出警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在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情况下,警察不会出警。如果出现暴力或其他违法行为、涉及刑事犯罪或其他紧急情况,警察才会出警处理。
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七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