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劳动仲裁后工资怎么领取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27 浏览量:283

劳动仲裁后工资领取指南

引言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法律途径。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工资纠纷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仲裁胜诉,劳动者可以获得应得的工资。然而,领取工资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劳动仲裁后工资怎么领取

程序

劳动仲裁胜诉后,劳动者需要按照以下步骤领取工资:

1. 收到裁决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向双方当事人发出仲裁裁决书。裁决书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支付的工资金额和期限。 2. 申请执行:劳动者应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仲裁裁决书。执行申请应在裁决书生效后六个月内提出。 3. 法院受理:人民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会向用人单位发出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内支付工资。 4. 执行措施: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工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执行措施: - 查封、扣押、冻结用人单位的财产 - 强制执行用人单位的债务 - 对用人单位的负责人采取拘留措施

期限

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用人单位应在 15 日内履行义务。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履行,劳动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申请时效为 2 年。

合规性

用人单位必须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及时足额地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未按时支付工资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以下法律法规与劳动仲裁后工资领取相关: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 《民事诉讼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法》

其他注意事项

- 在申请执行仲裁裁决书之前,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协商,尝试和平解决纠纷。 - 劳动者可以委托律师代为申请执行,以提高执行效率。 - 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执行仲裁裁决书,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结论

劳动仲裁后领取工资应遵循明确的程序。劳动者应及时申请执行裁决书,并积极采取执行措施。用人单位应自觉遵守劳动法律法规,避免出现工资拖欠的情况。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