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引言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而订立的协议。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法定途径。本文将探讨劳动仲裁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结合中国的相关法律进行分析。
.jpg)
劳动仲裁的职能
劳动仲裁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专门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调解和裁决劳动争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可以对因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进行调解和仲裁。
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的解除须符合法定条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劳动者严重违纪或不胜任工作;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经用人单位提出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拒绝续订; 依法应当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劳动仲裁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仲裁除了解决劳动争议外,还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未经劳动者同意延长劳动时间; 用人单位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报酬或者劳动条件; 用人单位违法转让、出售、出资、兼并、分立、清算,导致劳动合同终止; 依法应当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程序
如果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或者法律法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劳动仲裁委员会将受理申请并进行调查调解。调解不成的,将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
司法审查
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审查。人民法院将对裁决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如果人民法院认为裁决确有错误,可以撤销或变更裁决。
结论
劳动仲裁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仲裁委员会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包括仲裁和司法审查。劳动者在认为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或者法律法规时,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