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发提成可以劳动仲裁吗?
引言
提成是劳动者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及时发放关系到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保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用人单位存在拖欠或推迟发放提成的现象,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将探讨在我国劳动法律框架下,推迟发提成是否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jpg)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工资应当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认定要件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主张用人单位推迟发提成,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关系。 有书面依据:提成约定应当有书面形式,如劳动合同、岗位说明书或提成方案。 有拖欠事实:用人单位超过约定日期或法定期限未发放提成。 有损害后果:提成的拖欠对劳动者造成了经济损失或生活困难。
仲裁程序
如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推迟发提成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可以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
申请人(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 被申请人(用人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仲裁请求事项:要求用人单位发放拖欠的提成。 事实和理由:陈述提成约定、拖欠事实及损失后果等情况。
仲裁裁决
劳动仲裁委员会经审理查明事实后,会作出裁决书。如果认定用人单位存在拖欠提成的违法行为,裁决书会要求用人单位限期向劳动者支付拖欠的提成。用人单位逾期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裁决书。
特殊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特殊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推迟发放提成:
不可抗力或非用人单位原因:如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事件,或劳动者自身失职导致提成无法计算或发放。 提成计算周期长或结算时间延迟:例如,一些提成需要根据较长的业绩周期计算,或与其他第三方的结算相关,导致发放时间有所推迟。
在这些情况下,劳动者应理解和支持用人单位的合理安排,但用人单位也应当及时向劳动者解释原因,并与劳动者协商调整发放时间。
结语
根据我国劳动法律,劳动者有权按期足额获得提成。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推迟发提成的情况,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劳动法律规定,按时发放劳动者的工资和提成,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