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资没给我可以劳动仲裁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26 浏览量:271

工资未发放,可否通过劳动仲裁维权

引言

及时获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然而,在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会无故拖欠或拒发工资,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利。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制度,探讨劳动者在工资未发放时是否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及相关程序和注意事项。

工资没给我可以劳动仲裁吗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劳动者有及时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发放劳动者工资。第九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和解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仲裁程序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 提交仲裁申请书: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2. 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审查申请书和证据后,决定是否受理。 3. 开庭审理:仲裁委员会组成仲裁庭,开庭审理案件,听取双方陈述、质证和辩论。 4. 调解和裁决:仲裁庭首先进行调解,促成双方和解。调解不成,则作出裁决。 5. 执行裁决:裁决作出后,用人单位应当立即履行。如不履行,劳动者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管辖权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以下劳动争议案件具有管辖权:

因签订、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劳动报酬争议; 劳动安全卫生争议; 职工福利争议; 劳动保险争议; 职业培训争议;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的其他案件。

证据收集

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劳动者需要收集充分的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欠付工资的事实,包括:

劳动合同; 工资发放记录; 银行流水; 同事证言; 书面催告函等。

注意事项

1. 时效性: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2. 管辖权: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权以劳动者工作地为主。 3. 调解优先:仲裁庭会在开庭审理前进行调解。劳动者应当积极参与调解,争取达成和解。 4. 裁决不服:对仲裁庭的裁决不服,劳动者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 执行困难:用人单位可能存在执行能力不足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申请强制执行、提请破产等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结论

根据中国的法律,劳动者在工资未发放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仲裁程序较为简便,时效相对较短。劳动者应当收集充分的证据,积极参与调解,争取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