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待岗劳动仲裁申请指南
待岗简介
待岗是指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暂时安排劳动者停止工作,并减少或不支付其工资的一种用工制度。待岗期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仍存在劳动关系,但没有实际工作任务。
.jpg)
待岗的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下可以安排劳动者待岗:
因生产经营需要,暂时不能安排劳动者工作的; 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同意,实施经济性裁员的。
待岗劳动仲裁的适用范围
劳动仲裁处理的待岗争议仅限于以下两种情形:
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待岗; 用人单位在待岗期间未支付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申请待岗劳动仲裁的程序
申请待岗劳动仲裁的程序如下:
1. 协商协调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未果后,可以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
2. 提交仲裁申请书
劳动者应在法定期限内向仲裁委递交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应载明以下内容:
劳动者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 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证据清单。
3. 受理与审查
仲裁委收到申请后,会对仲裁申请进行形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将正式立案受理;不符合的,将予以驳回。
4. 开庭审理
受理后,仲裁委将组织双方当事人开庭审理。庭审中,双方可以陈述事实、提供证据、进行辩论。
5. 仲裁裁决
仲裁委根据庭审情况和证据,作出裁决。裁决书应载明争议事实、仲裁理由和裁决结果。
法定期限
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为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 仲裁委自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仲裁时限为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内。
劳动者的权利保障
待岗期间,劳动者享有以下权利:
获得待岗津贴;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自愿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的义务
待岗期间,用人单位负有以下义务:
支付劳动者待岗津贴; 保留劳动者原岗位或者安排适当的工作; 未安排工作的情况下,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
注意事项
用人单位在安排劳动者待岗时,必须遵循《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得违法待岗。 劳动者在待岗期间应积极配合用人单位安排的培训和工作调动。 如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