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报销费怎么算
引言
在劳动仲裁中,报销费是指因参加劳动仲裁而发生的必要费用,包括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等。劳动者有权向用人单位请求报销这些费用。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法规,详细阐述劳动仲裁报销费的计算方法和报销流程。
.jpg)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因参加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活动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等合理费用,由败诉方负担。”
报销费用的范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劳动争议报销费用的范围包括:
交通费:往返仲裁地点的合理交通费用,包括火车票、汽车票、飞机票等。 住宿费:因参加仲裁而产生的住宿费用,包括旅馆费、宾馆费等。 误工费:因参加仲裁而造成的误工损失,按国家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本人工资标准计算。 其他合理费用:因参加仲裁而产生的其他必要费用,如复印费、邮寄费等。
计算方法
交通费: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凭证计算,包括票价、附加费等。 住宿费: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凭证计算,包括房费、床位费等。 误工费:按照劳动者本人在仲裁期间的日平均工资计算。日平均工资的计算公式为:月工资总额÷年内实际出勤天数÷30天。 其他合理费用: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凭证计算。
报销流程
劳动者在参加仲裁之前,应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报销费申请,并附上相关费用凭证。 仲裁委员会受理报销费申请后,会审查费用是否合理、必要。 如果仲裁委员会认定费用合理、必要,会出具《仲裁裁决书》,明确败诉方承担报销费用的义务。 劳动者凭《仲裁裁决书》向败诉方索取报销费用。败诉方应在裁决书指定期限内支付报销费用。 如果败诉方拒不支付报销费用,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仲裁裁决书》。
其他说明
劳动仲裁报销费只能报销因参加仲裁而产生的合理费用,不得报销个人旅游或娱乐费用。 败诉方承担报销费用的义务,与劳动者的仲裁胜诉不胜诉无关。 劳动者申请报销费用应当在仲裁结束后30日内提出。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达成和解协议,双方可以就报销费用另行约定。
结论
劳动仲裁报销费是劳动者因参加劳动仲裁而发生的必要费用,由败诉方负担。劳动者有权向用人单位请求报销这些费用。劳动仲裁报销费的计算和报销流程应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